by 郭禺廷心理師 | 7 月 10, 2024 | 心理諮商
在心理諮商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 「自我覺察」 然而,以具體的「狀態」來說,自我覺察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先以生活情況來進行觸碰: 如果今天有一群聚會,裡面參與的人有著你相當熟識的朋友,也有朋友的朋友,或是你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 當聽到這場聚會的邀約時,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呢? 這個浮現的第一個念頭,當我們進行碰觸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覺察」。 我們試著去想自己的當下有哪些念頭、哪些想法,甚至當開始可以進行思考上的碰觸後,我們能夠再往下一步探索內在的感覺,比如覺得興奮、或是有點緊張,甚或是閃過不是很想去…等等。...
by 郭禺廷心理師 | 7 月 8, 2024 | 心理諮商, 情緒感覺
你的伴侶是個#情緒穩定的人嗎? 或是我們往內看自己:「我是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嗎?」 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一起來想想: 「什麼是情緒穩定?」 舉一個例子來說, 伴侶開車,麻煩副駕駛座的另一半幫忙google 導航到下一個目的地,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副駕要輸入目的地的時候,車就開過了要下的那個交流道,接著副駕緊張地說:「啊,剛剛那個交流道就要下去了…」 這時就十分考驗駕駛座的反應了 讓我們來假設看看可能有哪幾種反應: A:你怎麼搞的,為什麼查的這麼慢!這樣要再繞一圈回去ㄟ! B:安靜不說話,整個車內只剩下音樂聲,以及屏息的呼吸聲...
by 郭禺廷心理師 | 7 月 7, 2024 | 心理諮商
當看到喜歡的類型時,我們在心裡第一個念頭會是什麼? 這個人的外表90分、行為81分、魅力值可達91分、氣質86分,總體來說87分,不能更高了?! 接著,可能兩人進入了彼此認識、互動,乃至了解對方的狀態。 然而,隨著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好像對方一開始在我們心裡的「形象分數」,和我們對他/她的「美好認知」,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正在漸漸地被日常給擦拭掉了… 於是,兩個人的激情、親密,甚至說好的幸福,正在被彼此的習慣及觀念給消滅。 最終,只剩爭執、衝突,或是安靜到剩下吃飯聲的空氣流動。 這是我們常說的愛情三元素: 激情、親密、承諾...
by 郭禺廷心理師 | 7 月 6, 2024 | 心理諮商
這個觀點可在陸劇《玫瑰的故事》中窺知一二。 方協文的媽媽含辛茹苦地撫養孩子長大,從戲裡的呈現以及與兒子的互動來看,可以觀察到「錢」在媽媽的觀念裡無比重要,甚至是衡量一切的根本。 這裡頭有個很重要的要素是,媽媽當時這麼辛苦地付出,為的就是一個目的:「活下去」。為了賺錢養活孩子。沒有錢,哪來的明天? 我們試想,當一個媽媽只能將時間與心力花在賺錢討生活上面,怎麼可能還有餘力去與孩子討論學校、去陪孩子好好吃頓飯、或者和孩子一起玩遊戲… 陪伴,對於經濟匱乏的家庭來說,有時候是種奢侈,甚或較多只能停留在空想。...
by 郭禺廷心理師 | 7 月 5, 2024 | 情緒感覺, 心理諮商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中,什麼時候會讓你感受到「#同理心」的重要? 是我們需要被安慰的時候?還是我們需要被另一個人好好傾聽的時候? 抑或是我們只是單純希望對方陪伴就好,什麼都不用說? 你有發現嗎? 以上的三個互動裡,每一個回應的細節都需要動用到所謂的「同理心」, 而所謂的同理心,有個思考的面向是: 「我們能夠設身處地的感受對方的狀態,且能予以剛剛好的回應。」 舉一個例子來說,今天我們心愛的狗走丟了,這時候急著需要身邊的人一起幫忙,這時候你想聽到或獲得的協助是什麼?...
by 郭禺廷心理師 | 7 月 3, 2024 | 心理諮商
一個家庭中的角色、功能在行之有年的狀態中,家庭成員之間會形成一種固定或習慣的互動模式; 然而,當這樣行之有年的模式開始因著「另一個人」的加入而起變化時,便可能會讓原本在家裡固定擁有資源或權力的狀態產生波動。 比如「這個家是聽我的」便是意味著權力的表徵,若這個人剛好是婆婆的話,且婆婆平常的活動範圍多只有家裡的時候,任何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便隨時可能引發權力的爭奪; 像是媳婦沒有按照婆婆的習慣,把盤子擺放在「本來的位置」,這個「本來的位置」裡有著在這個家裡,關於事情掌握權的宣示及捍衛,也就是這個家的規矩是我訂的、是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