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郭禺廷心理師 | 5 月 12, 2024 | 書裡心理
如果你對「心理諮商」有些好奇或是興趣,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或許可以打開我們對心理諮商一些基本的認識。 比如在實際的諮商過程中,心理師跟來談者是如何互動的、方式是如何進行的,或是事前是否該做些什麼準備,能否將心裡的話安心地說出…等等。這本書樸實地呈現了諮商室裡可能展現的面貌之一。 🏜 故事架構以童話故事為背景,將動物擬人化,將人生活中的情緒、與他人的互動、成長的環境等等,有一個清晰的描繪,讓讀者可以很快地進入到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by 郭禺廷心理師 | 5 月 10, 2024 | 心理諮商
「我把問題講完,諮商師應該就會給我專業建議了吧!」 「諮商師聽完我說的,就會給我一個專業的分析吧~」 「這些問題我都想過了,所以我想聽聽妳的建議~」 「我想知道妳怎麼想的?」 這是我在諮商室裡很常聽到的,特別是第一次的來談者身上。 可能因著對心理諮商的想像,可能因著讀完文章之後對諮商師的感覺,可能對諮商有點懵懵懂懂而拼湊出來的想法…等等,每一個字、每一句話裡面都有著來談者對於心理諮商或心理師的想法、想像。...
by 郭禺廷心理師 | 5 月 8, 2024 | 從劇看心理
韓劇【淚之女王】中,洪海仁在痛失孩子之後,即便已經難過到落淚,洪海仁卻指著自己的心說:「不准哭」,這是多麼讓人揪心的一幕… 一個準備好當母親的人,規劃著如何給孩子最舒適的環境,先生白賢祐也開心地著手布置嬰兒房,將天花板貼滿星星,夫妻兩人滿心期待這個孩子的來臨,這是在關係中兩人擁有著更深的連結與情感,且想像著可以創造美好的未來,有另一個生命可以帶來更多的可能,甚至是幸福的感受正在滿盈著。...
by 郭禺廷心理師 | 5 月 7, 2024 | 心理諮商
面對即將邁入40+的年紀,您是否會感到莫名的不自在,甚至焦慮,或者帶點惶恐? 40歲,似乎是人生重要的一個紀錄點。 古人云:「四十不惑。」意味著,在40+歲的這個年紀,對於人生的許多事情有某種程度上的豁達、理解。回應著現在的價值觀,好像在這個年齡,要有房、有車、有小孩或是有個稱職的頭銜,才算是「符合」普遍的社會意識。 於是,當即將邁入40歲前,這些該有的東西,都還沒就定位的時候,是否會開始感到自己有哪些不足、哪些東西還沒有? 40+ 的焦慮,40歲的生日蛋榚。 但是,人生真的有SOP嗎?...
by 郭禺廷心理師 | 5 月 6, 2024 | 心理諮商
因著各個平台與管道,無論YouTube、Podcast、文章、部落格…等等,民眾攝取心理學與諮商的知識幾乎隨手可得。 而在諮商室中,也不乏案主直接說著對自己的分析與理解,於是乎就產生了一個現象:道理我都懂,為什麼我就是好不起來!? 或許有一個關鍵的因素:當我們願意真實地進入一段人與人的關係中,才有可能開啟治癒內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