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是想結束一切,而是想結束糟糕的自己

情緒∶『不是想結束一切,而是想結束糟糕的自己』

by | 6 月 18, 2024


長期處於被情緒所困的生命之人時,每天就像是被情緒給折磨著,有時候像是被觸動神經般地莫名煩躁,以致開始對身邊的人無故發難;有時則如同午後的雷陣雨,心情急速往下墜,開始在心裡下雨嚎啕大雨…

人若長時間在這樣擺盪的狀態裡來回的話,便很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值得好好活著的經驗,因而會在腦袋裡浮現結束自己的念頭。

然而,我們想結束的有時不是生命,而是那個感覺很糟的自己。

試想,一個如此被情緒折騰的人,很自然無法有著穩定的狀態,而難有穩定的情緒狀態,便在關係相處上容易有所動盪。


舉個例子來說,

我們可能會在焦躁地忙完某件事情之後,看到伴侶悠哉地滑著手機,此時那股焦躁便很有可能轉向到對伴侶怎麼可以如此悠哉的憤怒,因而開始藉機甚至是無故發難,比如指著伴侶說:為什麼你什麼事情都沒做?而感到何其無辜的伴侶因覺得莫名其妙,也開啟保護自己的模式,於是雙方便進到了互相戰鬥的模式…

或許,這是有許多人覺得:­「當個沒有情緒的人,一切就簡單多了」的原因之一吧!?

因為情緒帶來的殺傷力太深刻、太猛烈,動搖著自己,也晃動著對方。


當我們幾乎每天都處於這種雲霄飛車的情緒狀態時,或許便是需要停下腳步、靜下來關照自己的時候:

尋找煩躁的源由

人在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且又面臨生活的各種壓力之時,兩者交互作用之下,很容易會在心情上有所動盪,甚至很容易因為非常微小的事情而與身邊親近的人起爭執、有摩擦,而這些不愉快就有如不斷被拉扯的橡皮筋,耗損著關係裡的彈性與空間,以致最終不歡而散。

掌握始終是從自己開始

當生活或心理狀態失控之時,恰好是我們好好誠實面對自己的時機。

我們在逃避什麼?

我們在迷惘什麼?

抑或是我們正在經驗著什麼而讓內在如此起伏?

如果我們有在持續接受心理諮商/治療,是否有談到關於內心深處很困難的地方,以致讓我們如常運作的功能正在退化?倘若是這個狀態,還請與您的心理師好好討論。

藉由不斷地回到自己的內在思考,引領我們一步步地「安靜」下來。

這份安靜可以幫助我們找回現在可以從哪裡開始做起,或是關於接下來能夠怎麼做的頭緒。

不是我很糟,而是我感到很糟

讓我們試著回顧與思考這些狀態大約維持了多久時間?

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有辦法應對這些發生的狀態嗎?是想的到方法,或是無能為力、有被拖著的感覺?

這些狀態帶來多少影響?比如影響到自己可以好好工作的狀態,或是影響到與身邊友人的相處,或者影響著心情久久難以平復?

藉由對自己內在思緒以及狀態的整理,幫助我們整理出那些對自己感到很糟的感覺,於是才有辦法辨識出:「不是我很糟,而是我感到很糟。」

人因為有情緒、有感官、有知覺,才讓我們活得更像個人。

然而,有時候正是因為有這些感知而讓我們陷入一種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狀態,

這時候對自己的辨認、對自己的了解,是讓我們可以回到軌道,

甚且往更深一步的生命層次走去之可能。

郭禺廷 諮商心理師

立翎心理諮商所

上位思維

上位思維

〔上位思維〕在說著,
與每一位部屬真誠地談話,
了解需求與整個組織的運作,
是在公司上位者需要仔細思量的事。
當然,
這裡是指情緒穩定的主管。

read more
中年之路

中年之路

中年之路 James Hollis 當你20幾歲讀的時候,可能覺得言之過早;當你30幾歲讀的時候,開始有點兒感覺,但或許還沒能那麼懂得文字裡的意涵…但在你40歲碰到裏頭的描述時,或許會有一種:這不就是我活到現在的經歷嗎? 讓我們先一起來看看,一個人可能的發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