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分享

上位思維
上位思維 一本適合各著職涯階段發展閱讀的良作。 ▌讓我們一起來想想:你每天進公司,第一件做的事情是什麼?是到茶水間泡杯咖啡?還是打開電腦確認昨天的工作後續?又或者確認主管今天會不會進辦公室? ▌再用另一個視窗看:當你是主管,你每天進辦公室‘’前‘’會做些什麼?是看一下這周的工作報表或進度?抑或員工的請假情形? 還是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準備走上今天的戰場? ▌來,再讓我們站到一個中立點看看:你在這兩個視角裡,看到什麼?這個看到什麼、怎麼看、如何看、看的深度與廣度…等等,或許就是領導人,在帶領一整個團隊時需要思考的面向之一。...
中年之路
中年之路 James Hollis 當你20幾歲讀的時候,可能覺得言之過早;當你30幾歲讀的時候,開始有點兒感覺,但或許還沒能那麼懂得文字裡的意涵…但在你40歲碰到裏頭的描述時,或許會有一種:這不就是我活到現在的經歷嗎? 讓我們先一起來看看,一個人可能的發展 ◎艾瑞克森將一個人的成長劃分成八個階段從嬰兒到老年,每個階段會有一些需要完成的任務。倘若沒有完成,我們可能會滯留在那個階段裡,慢慢地與生活融合成了自己的泥沼。 ◎佛洛伊德在看待個體成長時,區分成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到兩性期,每個年齡中會接觸到不同的心理發展。...
你會向傷害過的人道歉嗎?
你會向傷害過的人道歉嗎? 這是在觀看《我們的浪漫電影》時,所浮現的一個思考方向。 先來個故事大綱,涉及劇透,還請斟酌使用~男主角在與女主角彼此確認心意後,因著男主角哥哥突然發生意外,且需要大量投入照顧,男主角當時以不告而別的方式與女主角斷聯。事隔多年,彼此重新相遇,女主角問男主角說:「你不用對我道歉嗎?」男主角看著女主角,深重地說出:「對不起」。 在這個事件背後,讓我開始思索著現實生活中有關「道歉」與關係之間。 且讓我們一起來想想,在談到「傷害」時,不妨先有個空間來思考~ ▌這個傷害是主觀、還是客觀?...
立翎心理諮商-優等獎
心理師執業機構督導考核暨品質提升輔導計畫優等獎 謝謝🙏 立翎衷心感謝💗 從開業的初衷:我想讓心理諮商能夠回到本質,也就是與生命相遇的每一個瞬間。 直到此刻,我確信這份初衷正在被實踐著。 也因此,立翎至今沒有google 評論。 因為,我清楚地知道,只有回到「關係」本身,無論有多少困難在那裡等著,我們才有可能打開困境,才有可能與真實的自己相遇,也才有機會好好地活進關係裡。 .回想起一開始的家徒四壁,到目前可以慢慢來到安在的環境。我也曾無數次地懷疑過自己。後來,漸漸地可以認識更多來自各地的夥伴。這是我此生十分幸運的片刻之一。...
與自己誠實地相遇
與自己誠實地相遇 每當歲末年終,想展開對生活與自己新的期待之時,我們會如何在這過程中擁抱時間或拿捏時間對我們進行了哪些維度? ‧回望自己時,請輕放 當我們試著回顧自己在一年之中經歷了什麼、做了些什麼,甚至離自己年初的目標落了些什麼的時候,你心裡浮現的想法或感受是什麼呢?是苛責、是懊惱,還是說不出的失落?抑或是有著些許的欣慰、感謝,乃至再近一些的靠近自己? ‧那些想要全部都在掌握之內的念頭,是一種全能自大的反映...
恐慌症的日常枷鎖:掙扎與出路
恐慌症的日常枷鎖:掙扎與出路 🕯️前一篇文章我們一起探討了以台劇《影后》為題材的故事,今天想分享一部我也很喜歡的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這部劇不僅描繪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掙扎,也深刻呈現助人工作者的心理狀態與壓力。而其中,有一段關於恐慌症的描寫令我印象深刻。在這年末考核與壓力倍增的時刻,我想特別挑選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能藉由文字帶來一些共鳴與理解。 🕯️高壓時代的突如其來:恐慌症的壓迫感...
《照明商店》照出關係中的愛恨糾結
《照明商店》 照出關係中的愛恨糾結 因著對作者姜草的信任(哪裡來的連結?),即便前三集十分不知所云,我仍相信後面精彩可期。 請務必耐心地撐到第四集,導演金熙元在第四集的片尾運鏡,讓人驚呼原來每個躺在加護病房裡的人,是發生在同一個故事結構裡,卻又發展出各自不同的人性篇章。 ◇◇涉及嚴重劇透,請斟酌使用◇◇ 因這部戲可以探討的太多、太多,就是一個全部寫完,差不多就到明年的概念。...
家,不只是個物理空間——從《影后》史艾瑪談心理匱乏
家,不只是個物理空間——從《影后》史艾瑪談心理匱乏 「家」到底是什麼?是穩固的物理空間,還是一種內心安適的感受? 在台劇《影后》中,每個角色的住所都折射出他們的心理狀態,而史艾瑪這個角色,則透過「沒有家」的困境,揭示了一種內心的匱乏與孤獨感。 不少觀眾熱烈討論著史艾瑪,甚至在社群網站上戲問:「她是不是都沒有自己繳過房租?」劇中她是搬過最多次家的角色,但這些住所都不是屬於她的「家」。從一開始與男友同居,到與新交的朋友住在一起,史艾瑪的生活彷彿被打包在皮箱裡,每段關係的開始與結束,都伴隨著搬家的場景。...
我們用什麼方式結束關係?
我們用什麼方式結束關係? 當對一個人有些感覺卻不知道可以怎麼說出口,或是說了好幾次都沒有用,又甚者不斷累積到某個臨界點之後一次爆發…這些與人的互動裡所發生的感覺,或多或少都會讓我們直面到:與一個人的相處可以如何應對或如何結束?...
妥善覺知自己的脾性,讓管理富有人性
妥善覺知自己的脾性,讓管理富有人性 你有遇過部屬怎麼教都教不來,舉一不會反三,抑或聽不懂你的弦外之音嗎? 這時候,你的情緒反應如何呢?是會講第二次的時候,開始抑制住脾氣,或者開始進入沉默狀態,這個沉默足以聽到水龍頭的水滴下的聲音,或是部屬嚥下口水的聲音… 管理者有時候處在一種高處不勝寒的位置,無論是經營的思考層面、向上如何報告、往下如何管理,或自己手頭上的案子可以如何完成…等等,管理者背負的壓力往往是難以說出口以及不容易被理解的多種難處。...
照顧者也是需要被照護的人

照顧者也是需要被照護的人

照顧者也是需要被照護的人 當家中有個生命需要特別花心思與心力予以照顧,無論是家庭氣氛、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每個角色要發揮的功能…等,都會經歷一個調整及磨合的過程,而這之中所承受的種種,只有體會過的人才能明白。...

read more
【當身處憂鬱,就像泡在水裡無力起身且全身濕重般地往下墜】 

【當身處憂鬱,就像泡在水裡無力起身且全身濕重般地往下墜】 

當身處憂鬱 在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中,由申敏兒所飾演的憂鬱症者,貼切地詮釋出當身處憂鬱狀態時的無望、無力、無助,以及像是陷入泥沼般的濕重感…;如同劇中有一幕,當早起的時候,全身有如剛從水裡被拉起來般地濕透且無力起身,這彷彿是憂鬱症者要起床以及要去面對這個世界時的真實情境。 ...

read more
3次的免費心理諮商

3次的免費心理諮商

衛福部於今年推出的【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於113年8月1日正式開跑,這次的年齡族群更擴大到15-45歲的各個世代族群。 無論從方案內容的本身與年齡層的涵蓋,足以可見誠意滿滿以及讓更多想嘗試心理諮商卻又不太敢進一步的民眾,有一個可以踏進諮商室的推力與動力! 3次的免費心理諮商...

read more
壓力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應對壓力

壓力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應對壓力

在王威中諮商心理師的《對應現代複雜壓力的最佳解方》講座中,我們可以了解如何面對自己的壓力。 我們感受到壓力是很正常的,有時候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也是正常的,所以我們需要學習應對的技巧。 不需要因為別人說我們「抗壓性不足」而否定自己或強迫自己改變。 讓我們在講座中學習如何更好地面對壓力。...

read more
在心理諮商中,「自我覺察」是什麼?

在心理諮商中,「自我覺察」是什麼?

在心理諮商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 「自我覺察」 然而,以具體的「狀態」來說,自我覺察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先以生活情況來進行觸碰: 如果今天有一群聚會,裡面參與的人有著你相當熟識的朋友,也有朋友的朋友,或是你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 當聽到這場聚會的邀約時,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呢?...

read more
情緒穩定在關係中的重要性

情緒穩定在關係中的重要性

你的伴侶是個#情緒穩定的人嗎? 或是我們往內看自己:「我是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嗎?」 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一起來想想: 「什麼是情緒穩定?」 舉一個例子來說, 伴侶開車,麻煩副駕駛座的另一半幫忙googl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