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分享

上位思維
上位思維 一本適合各著職涯階段發展閱讀的良作。 ▌讓我們一起來想想:你每天進公司,第一件做的事情是什麼?是到茶水間泡杯咖啡?還是打開電腦確認昨天的工作後續?又或者確認主管今天會不會進辦公室? ▌再用另一個視窗看:當你是主管,你每天進辦公室‘’前‘’會做些什麼?是看一下這周的工作報表或進度?抑或員工的請假情形? 還是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準備走上今天的戰場? ▌來,再讓我們站到一個中立點看看:你在這兩個視角裡,看到什麼?這個看到什麼、怎麼看、如何看、看的深度與廣度…等等,或許就是領導人,在帶領一整個團隊時需要思考的面向之一。...
中年之路
中年之路 James Hollis 當你20幾歲讀的時候,可能覺得言之過早;當你30幾歲讀的時候,開始有點兒感覺,但或許還沒能那麼懂得文字裡的意涵…但在你40歲碰到裏頭的描述時,或許會有一種:這不就是我活到現在的經歷嗎? 讓我們先一起來看看,一個人可能的發展 ◎艾瑞克森將一個人的成長劃分成八個階段從嬰兒到老年,每個階段會有一些需要完成的任務。倘若沒有完成,我們可能會滯留在那個階段裡,慢慢地與生活融合成了自己的泥沼。 ◎佛洛伊德在看待個體成長時,區分成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到兩性期,每個年齡中會接觸到不同的心理發展。...
你會向傷害過的人道歉嗎?
你會向傷害過的人道歉嗎? 這是在觀看《我們的浪漫電影》時,所浮現的一個思考方向。 先來個故事大綱,涉及劇透,還請斟酌使用~男主角在與女主角彼此確認心意後,因著男主角哥哥突然發生意外,且需要大量投入照顧,男主角當時以不告而別的方式與女主角斷聯。事隔多年,彼此重新相遇,女主角問男主角說:「你不用對我道歉嗎?」男主角看著女主角,深重地說出:「對不起」。 在這個事件背後,讓我開始思索著現實生活中有關「道歉」與關係之間。 且讓我們一起來想想,在談到「傷害」時,不妨先有個空間來思考~ ▌這個傷害是主觀、還是客觀?...
立翎心理諮商-優等獎
心理師執業機構督導考核暨品質提升輔導計畫優等獎 謝謝🙏 立翎衷心感謝💗 從開業的初衷:我想讓心理諮商能夠回到本質,也就是與生命相遇的每一個瞬間。 直到此刻,我確信這份初衷正在被實踐著。 也因此,立翎至今沒有google 評論。 因為,我清楚地知道,只有回到「關係」本身,無論有多少困難在那裡等著,我們才有可能打開困境,才有可能與真實的自己相遇,也才有機會好好地活進關係裡。 .回想起一開始的家徒四壁,到目前可以慢慢來到安在的環境。我也曾無數次地懷疑過自己。後來,漸漸地可以認識更多來自各地的夥伴。這是我此生十分幸運的片刻之一。...
與自己誠實地相遇
與自己誠實地相遇 每當歲末年終,想展開對生活與自己新的期待之時,我們會如何在這過程中擁抱時間或拿捏時間對我們進行了哪些維度? ‧回望自己時,請輕放 當我們試著回顧自己在一年之中經歷了什麼、做了些什麼,甚至離自己年初的目標落了些什麼的時候,你心裡浮現的想法或感受是什麼呢?是苛責、是懊惱,還是說不出的失落?抑或是有著些許的欣慰、感謝,乃至再近一些的靠近自己? ‧那些想要全部都在掌握之內的念頭,是一種全能自大的反映...
恐慌症的日常枷鎖:掙扎與出路
恐慌症的日常枷鎖:掙扎與出路 🕯️前一篇文章我們一起探討了以台劇《影后》為題材的故事,今天想分享一部我也很喜歡的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這部劇不僅描繪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掙扎,也深刻呈現助人工作者的心理狀態與壓力。而其中,有一段關於恐慌症的描寫令我印象深刻。在這年末考核與壓力倍增的時刻,我想特別挑選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能藉由文字帶來一些共鳴與理解。 🕯️高壓時代的突如其來:恐慌症的壓迫感...
《照明商店》照出關係中的愛恨糾結
《照明商店》 照出關係中的愛恨糾結 因著對作者姜草的信任(哪裡來的連結?),即便前三集十分不知所云,我仍相信後面精彩可期。 請務必耐心地撐到第四集,導演金熙元在第四集的片尾運鏡,讓人驚呼原來每個躺在加護病房裡的人,是發生在同一個故事結構裡,卻又發展出各自不同的人性篇章。 ◇◇涉及嚴重劇透,請斟酌使用◇◇ 因這部戲可以探討的太多、太多,就是一個全部寫完,差不多就到明年的概念。...
家,不只是個物理空間——從《影后》史艾瑪談心理匱乏
家,不只是個物理空間——從《影后》史艾瑪談心理匱乏 「家」到底是什麼?是穩固的物理空間,還是一種內心安適的感受? 在台劇《影后》中,每個角色的住所都折射出他們的心理狀態,而史艾瑪這個角色,則透過「沒有家」的困境,揭示了一種內心的匱乏與孤獨感。 不少觀眾熱烈討論著史艾瑪,甚至在社群網站上戲問:「她是不是都沒有自己繳過房租?」劇中她是搬過最多次家的角色,但這些住所都不是屬於她的「家」。從一開始與男友同居,到與新交的朋友住在一起,史艾瑪的生活彷彿被打包在皮箱裡,每段關係的開始與結束,都伴隨著搬家的場景。...
我們用什麼方式結束關係?
我們用什麼方式結束關係? 當對一個人有些感覺卻不知道可以怎麼說出口,或是說了好幾次都沒有用,又甚者不斷累積到某個臨界點之後一次爆發…這些與人的互動裡所發生的感覺,或多或少都會讓我們直面到:與一個人的相處可以如何應對或如何結束?...
妥善覺知自己的脾性,讓管理富有人性
妥善覺知自己的脾性,讓管理富有人性 你有遇過部屬怎麼教都教不來,舉一不會反三,抑或聽不懂你的弦外之音嗎? 這時候,你的情緒反應如何呢?是會講第二次的時候,開始抑制住脾氣,或者開始進入沉默狀態,這個沉默足以聽到水龍頭的水滴下的聲音,或是部屬嚥下口水的聲音… 管理者有時候處在一種高處不勝寒的位置,無論是經營的思考層面、向上如何報告、往下如何管理,或自己手頭上的案子可以如何完成…等等,管理者背負的壓力往往是難以說出口以及不容易被理解的多種難處。...
當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當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連這個你也不會,你為什麼這麼粗心?」「你做事情就是這樣,所以我很不喜歡」「不是不相信你,是事情交給你不放心」「好,還要更好」… 這些評論,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家庭之中,或是任何一個為人父母的口中,孩子們從小吸收著這些情緒、這些指教、這些氛圍長大,這可能是身為孩子最痛惡的一件事:我的爸爸/媽媽總是會這樣逼迫我。...

read more
心理「織」商:編織出人生的美麗風景

心理「織」商:編織出人生的美麗風景

人生如織布,心理諮商的協助 人生有時就如同一塊布匹,我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毛線織出獨特的圖案。然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困難,有時會讓這些毛線打了結、繞在一起,使我們困在其中,無法繼續前進。此時,心理師就像一位在旁協助的專家,幫助我們理清這些糾結的毛線,讓我們重新找到織布的節奏。 心理諮商的意義...

read more
是想解決問題,還是只想發洩情緒?

是想解決問題,還是只想發洩情緒?

你有遇過一種狀況是,當問題發生,這個人不想和你討論問題可以有哪些解法,只想不斷輸出內在那些不快或抱怨的情緒嗎? 之前曾聽過一段分享:在一棟公寓裡,某個歌聲從中午12點一路唱家庭式KTV到下午6點;大概到五點多的時候,就有樓上的住戶下來按門鈴表示:住戶們覺得唱太久,可能要先暫停一下。沒承想,這位唱歌的人士表示:我需要發洩~...

read more
回望,是為了更完整自己

回望,是為了更完整自己

年底將近,總不覺地會讓人思考今年做了什麼,或是開始想像明年要做些什麼? 也順著這個思考,來談談回望。當談到回望,可能會有些直覺閃過:幹嘛去探索過去?都過去了,有什麼好想的?人要活在當下,不要想過去那些有的沒的~...

read more
如何面對控制狂的主管?

如何面對控制狂的主管?

控制狂的主管 職場中,我們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同事與主管,其中讓我們感到困擾之一的,或許是主管對於任何工作細節都需要有所介入時的綑綁感,而更深層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興許是裡頭不被信任、不被尊重的感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