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諮商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
「自我覺察」
然而,以具體的「狀態」來說,自我覺察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先以生活情況來進行觸碰:
如果今天有一群聚會,裡面參與的人有著你相當熟識的朋友,也有朋友的朋友,或是你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
當聽到這場聚會的邀約時,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呢?
這個浮現的第一個念頭,當我們進行碰觸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覺察」。
我們試著去想自己的當下有哪些念頭、哪些想法,甚至當開始可以進行思考上的碰觸後,我們能夠再往下一步探索內在的感覺,比如覺得興奮、或是有點緊張,甚或是閃過不是很想去…等等。
自我覺察,是一種對於內在的思緒、感覺有所發現,
並能在心裡明白自己「原來是這麼想的」或是「原來我有這種感覺」的顯露。
而自我覺察之所以如此需要被意識的原因,有著:
◆當一個人能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才能確定自己
你有過不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情而感到心煩意亂的時候嗎?
你有過當別人幫你把狀態或感覺說出來的那一刻,我們感覺得到釋放的時候嗎?
這些都可說是牽涉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因為裡頭有著可以「搞清楚是怎麼回事」的確定感。
◆自我覺察在關係中的體現
自我覺察不僅僅發生於自己的內在,更體現於與另一個人的相處之中。
倘若我們能在關係裡感受到和這個人在一起的感覺、模式、相處起來是否合適…等等,便能在關係裡較為舒適自在,而非困在某一種狀態卻不曉得是哪裡怎麼了。
◆更深一步的自我探索
當覺察發生之後,若想更進一步認識自己,便可來到所謂的「自我探索」。
若你願意走到自我探索,那或許表示我們對內在、生命、人性有著相當程度的好奇與勇氣。
正如知名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
「認識自己是所有智慧的開端。」
卡爾·榮格